正在阅读:李安新作120帧/3D/4K 电影艺术跟得上技术变革么?李安新作120帧/3D/4K 电影艺术跟得上技术变革么?

2016-11-25 00:15 出处:PConline原创 作者:小拓 责任编辑:shiyu

  28fL

  fL中文名叫做福特朗伯,是亮度的检测单位。

  还记得15年《速度与激情7》上映时,很多网友抱怨电影画面昏暗,看的非常不爽。那就是因为放映机灯泡亮度不够照成的。目前电影行业内,2D的亮度标准是14FL,3D的放映过程中由于多种技术原因造成亮度损失,业内将当前的标准定为4.5FL,但目前国内的3D电影大多数只能达到3FL的亮度。

3d电影

  而RealD公司认证的6fL标准在好莱坞电影中被倡导,一些高级院线的放映机能让3D电影达到6fL的标准。这次《比利·林恩》最高版本的播放达到了28fL,让亮度直接提升了差不多5倍,3D电影画面的宽容度得到了极大的释放。在最暗处和最亮出都能看清楚画面的细节,这就有点像今年电视行业火爆的HDR技术。

顶级放映机

  为什么普通电影院在放映3D电影的时候亮度都比较低呢?是否为了节约成本,为了延长灯泡寿命而调低了灯泡的亮度?这个问题其实不能这么简单解释。电影院常用的氙气灯是高危物品,超时使用有很大的炸灯风险,灯炸了,仪器也会受损。如果在高亮度高功耗下使用,风险更大。技术原因势必不会让高亮度的电影放映成为主流。

  所以像《比利·林恩》这样28fL的顶级放映效果,全球也只有5家影院能达标了。

沉浸式的电影体验仍有很多不足

  电影技术的发展经过了从无声到有声、从黑白到彩色、从方形银幕到宽型银幕、从2D到3D。电影真的很神奇,不仅是艺术与人性交融的学科,还是数字媒体技术进步的重要代表。从电影技术发展的历史中不难发现,每一次的变革,都是围绕着受众者的观感体验提升而不断提升。从声音和画质的各个方面不断贴合人类的感官特性,而最终的目的,就是达到从屏幕中看到与身临其境一样的效果。

沉浸式体验

  这个效果也可以称之为沉浸式的体验。无论是当下大热的VR、AR技术,还是本文说所的120FPS/3D/4K/28fL技术,都是为了塑造更为沉浸式的体验。

  但是电影毕竟是生活的艺术,人性的思考,这种艺术行为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一些表达方式上的变化。不过这样的变化一直都会是积极的吗?也许未必。

  你看一本书,听一个故事,也可以和看一部电影一样泪流满面,或者开怀大笑。与一堆陌生人聚集在影厅,看着电影画面中不断重复的步伐、背影,或者叼着的香烟,你也能凝视很久。此时的你根本想不起画质、想不起色彩,却依旧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。

被解救的姜戈剧照

  沉浸式的电影革命刚刚出现,是有点尴尬的。120FPS/4K能够记录的画面太过真实,所以要求演员的表演、化妆、服饰、道具这些虚构的东西做得无瑕疵,才能达到电影艺术所要传达的效果。比如,你介意在电影里看到范冰冰脸上的粉底,或者古装戏假发的边际吗?过分的真实,没能过滤掉那些我们不必要在意的细节,而聚焦于电影本身。

  并不是技术进化错了,而是运用技术的导演、演员也要在表现手法上进化,技术才能辅助电影更好的进行艺术表达。《比利·林恩》就是这样大胆的一次尝试,说实话很多地方是不足的,但这样的探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

  还有导演尝试VR电影,这种封闭式的沉浸体验我并不认为能取代电影院的放映机,哪怕VR分辨率再高,延迟再低,它所能表达的艺术形式始终是有很多局限性的。当然,也许它并不是要去淘汰谁,只是增添了一种新的可能。

  总结:在最近一期的《十三邀》中,许知远采访了李安。许知远问道,你会担心自己温和的个性,妨碍你做更深的探索吗?李安回答说,艺术这件事情,应该不是完全爆发的,最好的平衡感是留有余地,留有一个回想的空间,力气不光都是你出,观众也得分一半。

  力气不光都是你出,观众也得分一半。而我想说,力气不光都是技术使,艺术也得占一半,以上。

键盘也能翻页,试试“← →”键

为您推荐
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加载更多

家电论坛帖子排行

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
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